然而,超越国家层级的合作,真正维系菲中友谊的是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联系。这正是使这段伙伴关系能够世代延续的关键。
这种集体共识,也体现在菲律宾与中国的一些政商领袖与学者的观点之中,他们共同探讨了两国关系的现状与未来。
沟通是解决分歧的关键
前参议员许尔琦(Nikki Coseteng),本身具有华人血统,她在近期一个论坛上表示:“只要人们愿意对话并倾听彼此,所有冲突都可以解决。 ”
在同一论坛上,政治学者与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班乐义博士(Dr. Rommel Banlaoi)则谈及当前西菲海的争端。
班乐义说:“这片海域从来不是分隔我们两国的屏障,相反,它在数个世纪中让我们两国人民更加亲近。 ”
企业领袖John Y. Gaisano曾担任菲律宾工商总会(PCCI)纳卯分会会长,他在论坛上强调:“我们华人与菲律宾人一直以来都能够携手合作,关键在于我们专注于让我们团结的事物,而不是分歧。 ”
拉刹大学教授施吟青(Meah Ang See)对于菲中关系的稳固充满信心。
她回顾历史时提到,在美国殖民时期,菲华群体主要从事零售业务,受到了行业限制。
商总促进菲中人民友谊
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施东方表示,商总一直致力于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。
“我们无法像政府那样进行外交,但我们采取‘民间交流’的方式来促进友谊。 ”施东方表示。
商总积极举办免费研讨会与工作坊,帮助推动微型、小型与中型企业(MSME)的发展,促进企业家精神。
班乐义博士补充道,历史因素是造成反华情绪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“我们继承了西班牙、美国和日本殖民时期对华人的贬义观点。 ”他指出。